钓鱼“死窝”是怎么回事、该怎么补救?以后别再打窝当喂鱼了!

分类: 28365365bet官网 作者: admin 时间: 2025-10-11 02:21:36 阅读: 3477
钓鱼“死窝”是怎么回事、该怎么补救?以后别再打窝当喂鱼了!

造成死窝的2大原因,第一:窝料打多了

这也是我写文章反复在说的事,窝料打的多,一是有可能导致鱼短时间内不敢进窝,二是可能导致鱼只吃窝料不吃饵,准确的说是它们不一定能找到你的饵,毕竟窝料那么大一堆,饵料就钩上两个。

有人钓友不认同“死窝”一说,但对于窝料打多会造成垂钓效率下降这一点还是认可的,这也就是我上面说的,大家对死窝的理解不同而已。

比如你打2把酒米,鱼可能很快就吃完了,吃完了窝料就只能吃饵,也不一定非要等窝料完全吃完,只要窝料越少,饵料就越容易被发现。

但如果你打了2斤酒米,那底下就三五条鱼,面对天下掉下的这么大一个“馅饼”,自然是需要观察观察再动口的,这一观察可能就是好几个小时。

观察完毕发现确实没危险,它们就开吃了,但两斤酒米和两颗饵料,很明显吃到饵料的概率并不大,这样一来你可能又得等几个小时~从早上等到傍晚,好不容易酒米快被吃完了,终于要吃饵料了,你猜怎么着?嘿,鱼儿们吃饱了!

造成死窝的另一个原因:饵料窝料味道太重

窝料多,鱼还是有可能进窝的,只不过它们一开始是先吃边上散落的碎屑,要一点点往窝子中间靠。

但如果窝料的味道很重,刺激度太高,那么鱼就会有警惕心,不敢吃甚至不敢靠近。就拿酒米举例,为什么有些酒米发窝很快、有些酒米发窝很慢?即使打同样的量、同样的位置做测试,还是会出现这种情况。

原因就在于酒米中添加剂的种类、浓度不同,刺激性大一点的,鱼肯定是不敢贸然吃的,要等上一段时间,让水将酒米的味道冲淡一点,才敢吃。

饵料也是同理,有些钓友总喜欢往饵料里加小药,有时候一不小心倒多了,就会导致鱼不吃钩,你都能看到窝子里一直在冒鱼星,但就是钓不起来。这时候你换蚯蚓下去,就能钓到,或者换一款同味型但不加小药的饵料,也能钓到。

死窝如何预防

看完上面两点,大家心里应该也有数了,首先就是打窝宁少勿多,你可能选择多打几个窝,但每一个窝的窝量一定要控制好,打少了没事,后面我们可以补,要是打多了,你总不能下水捞回来吧!

还有就是窝料饵料的味型浓度问题,我认为应该是宁淡勿浓,尤其是垂钓大个体鱼,窝料和饵料一定要偏向自然、本味,自己制作窝料饵料的话,添加剂要少放,尽量追求食物本身的味道。

比如钓大鱼大家经常自己在家煮玉米、做谷麦,每年也都有很多钓友来问要加点什么小药好,其实纯发酵、不加任何东西是最好的,大鱼对这样的食物最没有抵抗力。

钓鲫鱼咱们制作酒米,我个人最推荐的是中药酒米,因为中药相对来说也是天然的,当然浓度还是要控制的,一般不建议完全用中药酒浸米,1份中药酒可以加二到三份的白酒稀释,最后的酒米咱们只闻到淡淡的药香味即可。

死窝了如何补救

要是打窝打多了,发窝肯定是慢的,少则一二个小时,多则半天,如果钓大鱼,你打了十几斤、几十斤,那就不好说了,可能需要几天才会发窝,甚至十天半个月,这个就不好估算了。

像钓鲫鱼,你窝料多打了点,那么先收竿回家,等个几个小时再回来钓还是可行的。同时你也可以试试钓窝边,距离窝子半米之内的地方都可以下杆试试。前面说了,窝子打多了,鱼还是有可能吃食的,只不过是先从边上散落的碎屑开始吃,所以咱们钓窝边还有希望。

要是窝料饵料的浓度过高导致鱼不敢吃,那就比较麻烦,饵料还可以换,换味道淡的、或者换蚯蚓红虫玉米麦子等天然饵料。但窝料已经打下去了拿不回来了,只能等,等到味道被水冲淡了也许会好起来。

文章写到这里就结束了,不知道大家对于死窝是怎么样的理解,又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呢?欢迎各位留言评论,分享自己的经验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